北京居住体验

友情交一份崔海宝童鞋留的作业,顺便总结一下我在国内的一年。应该说我这一年以来一直想写一篇差不多的东西出来,但是身在局中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太看得清楚,也并不是很容易组织语言。

一年过去,我又离开了北京,隔着半个地球,回想这一年觉得思路反而清晰了很多,决定整理一篇(自认为的)干货出来。不过里面有很多吐槽北京的部分,希望各路北京小伙伴看完了以后不要掀翻我们友谊的小船……

 

嗯,先介绍一下故事背景。2010年我刚满18岁,就来了美国,而且去的还是一个和两百年前的美国差不太多的地方,每年回国呆一个月不到,也只和家里呆着。

而这几年由于智能手机的流行,便也刚好是我出生后这十几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变化最大的一年。2010年我们还在用诺基亚直板机,出门吃饭如果要刷信用卡还要先问一句收不收。2015年我回国的时候,一愣一愣的看着我妈每次吃完饭都在大众点评上搜团购劵。

变化最大的几年我躲进了桃花源。再出来便发现,自己就是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假洋鬼子。更何况,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家庭变故的独生子女,我基本所有生活技能都是在18岁离开中国后学到的,这些生活技能是否在北京适用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北京我朋友倒不少,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二次元认识的姐妹们最后都跑到北京去了。但是毕竟生活完全没有重叠,所以也不敢指望能有人随时随地随叫随到。而我在纽约朋友虽然也不能算特别多,但都是一些一起生活过的好朋友,于是基本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我不想一个人呆着,都能叫到人出来一起吃饭逛街吐槽。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来北京并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一次失败的抽签强塞给我的。虽说比起很多抽签失败的人我已然幸运很多,不用重新找工作还有机会回美国,但明明没做错什么却非要承担运气太差的后果,心态难免有些消极,完全没有那种“路是我自己选的,即使满是荆棘我也要流着泪走完”的决心。

啊跑题了,上干货……参照对象基本上是美国纽约,不是的话会注明。Lexington这个地方和任何大城市都没有可比性,深圳的话毕竟有爹妈罩着,天塌了也不影响我的居住体验……


先说优点——

  1. 服务业太完善惹!不管是网购还是叫外卖,自己啥都不用操心。快递可以保证寄到手上,快递小哥上门如果你不在的话互相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淘宝买个东西,直接在淘宝app上就能打开聊天窗口找店主问,人家亲啊亲的叫的不是一般的热情。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淘宝下单,就20块钱不到的两对耳环,居然还配送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真热情……
  2. 这里还是要夸一下万能的淘宝,基本上我去任何国家都可以提前在上面买当地sim卡,什么签证代办等等也是随便找,虽说各类签证我一般都是亲力亲为,但也可以想象对于很多懒得研究签证或者白本护照忐忑不安的人来讲有这么多遍地开花的服务有多方便。我现在想了想,其实这些乱七八糟的商品和服务亚马逊和eBay也不是找不到,只是似乎完全没有融入过美国这边人的生活习惯里。要知道美帝人民连搬个家都要亲自挥着锤子自己拼床,我有个同事愣是连自己装马桶的技能点都点亮了,哪会有人想到上网搞定这些乱七八糟的啊……
  3. 服务业不仅完善而且好便宜!我在北京洗剪吹拉染烫加起来的钱,在美国只够洗剪吹的……出租车虽然有时候车主态度不咋地(而且纽约出租车态度又能好到哪去啊)但感觉真的跟不要钱一样啊,还开的死快死快的,大多数司机车技也都相当过硬。当然也不是没有特例,见过一个开的还不如我的,估计是体验基层生活的哪家阔少吧orz然后外卖送餐费,我不太记得多少钱了,好像也就5块钱……在美帝要想享受任何服务,我就……比如昨天我叫人给我送钢琴,约好的两点你非要12点半到我也不是不同意,问题是我堵在地铁里面你5分钟一个电话的催我管用吗!到头来我还得陪着笑脸给你找小费,也是欲哭无泪orz
  4. 因为以上123,生活真是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家楼下的韩国烤肉24小时开门(不过这点我觉得纽约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就是了,虽说住的地方附近一般都没啥东西,但只要不怕路上被哪个黑帮混混爆菊,半夜三点坐地铁去k-town喝个烧酒蛤丝应该也是没啥压力的)。只要不是那种特别高档的餐厅都可以送外卖,比如我几年前在北京上新东方的时候很喜欢吃的一个粥店叫宏状元,但是最近的在两公里以外我自己也懒得去,最后变成了每天叫他们家外卖吃得津津有味……这点美帝无力吐槽,根据我好几次点seamless的经验,我总觉得是那种只有实体店没人进去的餐厅才会提供外卖服务……
  5. 这一点其实我本来不想写,因为这条有没有其实我不太有所谓。不过我觉得我妈还是有所谓的,然后我妈不每天担心我的话我日子肯定也会好过很多——没有,恐怖袭击,或者那种会上新闻头条的恶性事件。

我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写“中餐更好吃”,最后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不是因为评判标准太主观,而是因为……其实我觉得纽约的亚洲餐也很棒的,尤其是平价日料其实比国内我吃的都要好……

说完优点以后,嗯,我终于可以开骂了——然后数了数,其实好像大多数都和“住”有关系,问题是住的好不好真的太影响生活质量了啊。

  1. 公厕太脏没纸巾。这点倒不是我这一年发现的,我每次回国都一定会有这种感受。
  2. 基建太糟糕。对,其实这点是我主要想吐槽的——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好用。对比一下,我和小崔大四那年住在Lexington最穷人口最杂的一个摇摇欲坠的小破屋,地板都不平,设施应该也都很老旧了,住了一半的时候厕所门掉下来过,马桶也挪位了。但从来没有漏过水,也没担心过洗不上热水澡,略微移位的马桶我照样可以坐上去边拉肚子边玩半个小时手机。北京我住的那个蜗居吧,出过以下事故
    • 打不起来热水。这个我都已经习惯了,反正就是每次打起来热水都只能持续两分钟,而且不是太热就是太冷,调到合适的温度,冲两分钟,关了重新调,因此那一年中,每次我离开家去别的地方,洗澡的时候都感动的想哭……
    • 漏水过两次。一次是我自己疏忽,洗衣服的时候下水没接好,然后刚好地板上有个缝,水就漏到楼下去了,然后我就被楼下痛骂了一顿。那第二次呢?完全是三通管自己爆炸了啊……我也是很没辙的呀……
    • 这个应该也就两个月不到以前吧。晚上九点多回家,发现自己家的锁居然堵住了……你们想想一个单独住的女生这时候是什么感受。思考了房间里有贼等等各种可能性后,先是不远万里叫了女生朋友来陪我,再借她的手机(我的已然没电)找了开锁师傅才搞定的。
    • 再顺便吐槽一下,我住的小区明明有管理处啊,可完全是形同虚设啊还不如没有……搞的每次出问题我找房东,房东都把我踢给所谓的“管理处”,然后我也是很无奈……
    • 以上都发生在三环以内
  3. 邻居没文化。我这里的“没文化”和念没念过书没关系,要知道我在美国也不是没在craigslist上找过奇奇怪怪的地方住呀,好像更多是一个性格和素质的问题……比如漏水事件,我漏水到你家了我错了还不行么,你骂我贱问候我全家,我脸皮薄也骂不回去,你骂我阿姨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还直接挥拳头是什么意思?
  4. 隔音太差。敲我的门和敲我隔壁的门,我听上去完全没区别,导致好几次该开门的时候没有开。
  5. 邻居没文化+隔音太差。每层楼4户人并排,我住中间那俩之一,每天到了10点左右就听着左边那对夫妻俩和右边那对夫妻俩一起吵架,说实话搞得我精神非常衰弱。说实话,我从小到大没接触过任何暴力,经历过最称得上“暴力”的事情也就是小学被高年级的学长扇了一耳光。每次被左右两边邻居一起开弓搞得我心烦意乱之时,我就开始想到那些在父母吵架打架中长大的孩子们。以前对于他们的处境即使同情也无法真正理解,这一年来我觉得连邻居吵架都能把我逼的想摔东西,换成自己家里自己父母我这岂不得跳楼啊……在此脱帽致敬每个在这种想想都生不如死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朋友们——我身边有好几个,还都是我很看得起很佩服的人。
  6. 最后这一点其实挺微妙的,而且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我的看法太偏激了,但总觉得国内大环境对于女生的尊重还是不如美国。不是说美国这边就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可能是因为法律条规约束吧,在美国我很少听到男的当着我面说一些不尊重女生的话(至于你们要背后说我也无所谓,反正我也没少和其他女生在背后judge你们男生嘿嘿嘿。)而国内吧,首先男的聊起寻花问柳一类的事儿,或者大肆评价认识哪个美女长相三围的时候,好像从不介意一群人里面还有女生在尬笑。其次,玩个游戏都会天经地义“让着点妹子”的人,听上去好像是在讨好女生,实际上和认为女生不会编程的同行们有很大区别吗?我的想法就是,这年头男人物化女性,我作为女生虽然会不爽会愤怒,但我也不可能真的摘了你脑袋给你洗脑——我就请你能不能至少照顾一下我的感受,忍着点不要把你对我的轻视表现出来?

上面写了这么多,主要讲的是中国和美国居住体验的对比。下面来写写北京这个城市本身吧,对比上广深。

北京比起上广深,三点让我想吐槽的。

第一点其实见仁见智,主要就是——为什么所有网红店都不开在北京!像我这种南方长大的孩子,从小又在女多男少的环境里混,久而久之没事买个奶茶吃个甜品已然成了习惯,也是我提高日常生活情趣的不二法门。虽说喜茶啊lady m等等爆款都确实名不副实……但是,为什么好多这类不错的饮料店甜品店,都只在上广深开呢?为什么都不来北京啊!!!我只能解释为北京确实没有太多这些店的目标受众吧……

第二点应该所有人都有感受,就是环境问题。不,我说的不是雾霾——我说的是灰尘。房间里刚大扫除完,三四天内地上又会起球,最后我实在是放弃治疗了……

除了灰尘以外水质也相当堪忧。漱口杯用几天杯底就糊了一层我就不说了。我妈从深圳给我拿了个烧水壶,在北京烧了一个星期的水以后,基本上那个壶里倒出来的水就都是白乎乎的了,泡了醋都洗不干净,后来我喝水全都是去超市买5升的农夫山泉。花洒出水口也全都堵满了水垢,导致后来我洗澡直接把花洒拧掉,拿水管对着洗了。

第三点其实我不知道在上海广州有没有这个问题,不过深圳肯定没这个问题,那就是北京太——大——了!因此感觉交通极其不方便。北京的地铁站应该说并不少,线路也算四通八达,可还是有很多我经常去的地方要走15分钟才能找到地铁站。同时也因为太大了,每次和朋友聚会都很难找到一个所有人都方便去的地方,即使这些朋友都住在朝阳区……这如果像深圳一样,能聚会的地方都集中在1号线,然后南山区的去欢乐海岸或者益田假日,福田区的去中心城coco park,罗湖区的去万象城kk mall,选起来快捷方便,而且即使是海港城到kk mall,坐个地铁也不过半个多小时……和纽约对比的话,因为曼哈顿太集中了,每个南北向的block一分钟内就能走完,东西向的也就三分钟,所以让我在曼哈顿走20个block,我即使穿了高跟鞋也觉得小菜一碟。反之,在北京,让我走20分钟的路,总觉得走着走着看不到尽头,到最后我基本上只要出小区就想打车……

 

然后呢,两点让我觉得一定要好好夸一夸的!

一个是,铜锅涮肉太好吃了!而且我吃过的没有一家差的!我之前其实一直不太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如此热爱火锅,觉得不就是水煮肉么……在北京吃完第一次铜锅涮肉后,我发现我那之前吃的连水煮肉都不是,顶多就是水煮人工合成物。具体什么区别除了“肉真的好香好弹口”以外我也想不出别的形容词了,有机会去北京的南方人童鞋们请尽管找我推荐涮肉店。

还有一个,作为一个深圳人,觉得中国北方城市就是更有历史文化啊……即使呆了一年了,每次路过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我还是忍不住被它的气势震撼到,每次串胡同也都觉得安静但有盎然生趣,脑子里直接开始放《大宅门》里的小调。哦,这里主要针对东城区西城区。海淀我基本不去,朝阳在文化方面我并没觉得和深圳有任何区别。

其实还有第三点——煲仔饭不是广东特产吗,为什么北京的煲仔饭会味道这么正!我吃的几家都没有差的,在北方苦寒之地(并没有)还能吃到如此家乡的味道还不用排队,简直感动!


写完了,发现真的好像小学生作文。我可能还是适合写一点矫情的东西……

4 thoughts on “北京居住体验”

  1. 你在三环内住的是不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啊。。新房没那么糟糕的。。
    反倒我觉着美国的房子隔音差。。楼上本科生每天动次打次我也得跟着一起动次打次。。

    Like

    1. 是的,那新房不是贵么。美国我住的房子也都很老啊。
      美国房子隔音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没给我造成过困扰……可能在美国主要是我吵别人不是别人吵我,哈哈哈哈

      Like

  2. 嗷嗷嗷感动!北京网红店少的原因是北方人不好甜吧我猜,我认识的北方姑娘里好像没有对甜品有热爱到那种程度的。铜锅涮肉我会说做为一个在北京长大的孩子去年才第一次吃嘛(抱头逃……因为喜辣所以一直没觉得又啥好吃)除了铜锅我觉得最好吃的是炒肝和包子。

    Like

雁过请留痕